此时,艾忠是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郑耀与他商量,组织部派两个人对艾书考察一下,拿出个考察报告,向市委汇报,研究起用事宜。

这次任职谈话升了格。市委书记电话把艾书和另一人姜洋叫过去。郑耀说:“乡镇企业现在提到一把手经济的高度,所以我亲自找你们二人谈话。姜洋任市乡镇企业局局长,艾书任副局长,你们有能力把全市乡镇企业抓好。原有三个副局长,一个调出,留任两个。季发副局长,不是常务的常务。你们要齐心协力把全市的乡镇企业包括煤炭工业抓好。”

姜洋表态后,艾书说:“我吗,是组织上羞羞答答的安排,我会摆正位置的,不会争权夺势。我挂名任职,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郑耀:“不是你说的,这次你的任职是全票通过,连老兰都说:‘听你们说改正了,我同意’。”

艾书:“我这个怎么改正法?应是他改正。改正了,那我的党籍呢?”

郑耀笑了起来:“你这人呀,得理不饶人。你这个不是收回处理文件。党籍嘛,我看你可重新入党,你相信,我还是可以协调大家的。”

艾书:“重新入党,党龄怎么算?四十六、七岁了还是新党员。我要‘正本清源’。”

郑耀:“那就够等了。”

管他当什么,艾书还是常蹲在大河磺厂上。

在市政府大门口,郑耀笑嘻嘻地问艾书:“这段怎么样?”这个问法己是四、五次了。艾书说:“情况很好,今年我们大河磺厂产量肯定超2000吨。”

郑耀:“我问的是全市的。你是乡镇企业局长,还是大河磺厂厂长?必须把你这个技术在全市推开!”

艾书心里犯难:本来看着仕途无望了,才辛辛苦苦的把大河磺厂办起来,好创点收入。要钱不要官,要官就不要钱。如果不到局里上班,自己是个纯百姓,服务一个技改硫磺厂,三两千元的服务费可以收。回局上班,下去抓发展,技术服务就是本职工作,就不敢收服务费了。名和利,二者选一,就只有选名了,让人们知道,过去是整错的。还是选择到局上班吧。

两年后六月的一天。市委从各局抽一些中层干部去执勤。领导说,这天,中央首长要步行视察临川街容。按一级保卫规则,首长经过的地方要十米一人,夹杂在人群中。要如此这般。艾书被分在威武街芝麻街口。艾书远远看见,那不是原来的省委书记、现在的中央首长吗?反映问题的机会来了。首长似乎记得艾书,从街中间斜过来,手指东面:“那是什么地方?”艾书随口答:“农贸市场。”首长就跟着人流到市场去了。艾书本想把自己过去被待不公的材料递出去,回心一想:“不行,这可犯了保卫大忌,反而要犯大错误。”

首长突然改变视察路线,开道的、陪同的、后卫的找不到首长,顿时乱作一团。艾书见到惊慌失措的市委书记郑耀,估计是在寻首长,遂手往芝麻街一指,郑耀手向领导们一招,拨开人群向市场挤过去。此时首长正在摊前向商家问价格,问这样问那样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