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漫长又痛苦的养伤时光,凤无期终于迎来了腿伤痊愈的这一天。当他再次站在崇文馆的大门前,心中五味杂陈。养伤的那些日子,每一次被疼痛折磨得难以入眠,他都在心底反复告诫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我很快就能重回巅峰,这些痛苦都将成为我成功的垫脚石。” 在他心中,崇文馆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他改变命运的起点,是他迈向权力巅峰的第一级台阶。

清晨,熹微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崇文馆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仿佛为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凤无期早早便来到了这里,他的步伐不再是受伤时那般蹒跚、迟缓,每一步都带着历经磨难后的坚定与沉稳。馆内的侍讲学士和侍读学士们看到他归来,眼中不约而同地闪过一抹欣慰,纷纷微微点头示意,那目光里满是赞许。凤无期向来谦卑好学,对待诸位学士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敬意,哪怕是最琐碎的学问请教,他也会恭恭敬敬,礼数周全。即便他在宫中不受皇帝宠爱,处境艰难,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问的钻研态度,让他赢得了学士们的一致喜爱。

凤无期重新踏入这里,本应是满怀憧憬与希望,可周遭皇子皇女们的态度,却如同一盆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他心中的热情。

四皇子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轻蔑笑意,那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永远也翻不了身的落魄乞丐,仿佛在笃定他就该一辈子被困在底层,永无出头之日;五皇子则满脸警惕,把凤无期视作对自己地位构成严重威胁的强劲敌手,目光中满是戒备与敌意。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且突兀的笑声,瞬间打破了馆内原有的平静氛围。只见大公主和二公主各自带着一群花枝招展的宫女,从不同方向迈进崇文馆。两人目光交汇的刹那,空气中仿佛有火花闪过,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火药味。

大公主身着一袭绣满金线牡丹的奢华宫装,每一片花瓣都绣得栩栩如生,仿佛在彰显着她尊贵无比的身份。头上那顶凤冠更是夺目,硕大的红宝石镶嵌其中,熠熠生辉,每走一步都带着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骄纵跋扈的性格展露无遗。她平日里仗着自己是皇帝的长女,在这深宫内肆意妄为,横行无忌,可唯独对二公主备受皇帝宠爱的事情耿耿于怀,内心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时常在各种场合下,变着法地给二公主难堪,试图打压她的风头。

反观二公主,身着浅粉色锦缎罗裙,上面绣着精致粉嫩的桃花,针法细腻,宛如真花绽放。头戴的珠翠轻巧精致,搭配得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优雅。皇帝对她的偏爱,无疑为她增添了十足的底气,面对大公主那毫不掩饰的敌意,她表面上总是波澜不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可内心深处却也在暗暗较着劲,绝不甘心被大公主压制。

大公主一瞧见二公主,立刻冷哼一声,那声音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故意扯着嗓子说道:“妹妹今儿个怎么突然有兴致来这崇文馆了?平日里不总是忙着在父皇跟前献殷勤,讨他老人家欢心吗?” 二公主依旧维持着脸上那完美的笑容,轻声细语地回应道:“姐姐可别打趣我了,我不过是想着来听听学问,充实充实自己罢了。倒是姐姐,许久不见,这火爆脾气还是一点都没改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周围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然而,当她们的目光落在凤无期身上时,就好像突然达成了某种默契,不约而同地暂时放下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将矛头一致对准了这个在她们眼中毫无地位的三皇子。大公主嘴角勾起一抹冰冷刺骨的冷笑,那笑容仿佛能让周围的空气都瞬间冻结,对身旁的二公主说道:“妹妹,你瞅瞅,这凤无期还真把自己当成个了不起的人物了,居然还跑来这儿上课,也不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真不知道他能学出个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本事来。” 二公主捂着嘴轻轻笑了起来,那笑声清脆悦耳,宛如银铃般动听,可话语里却带着一丝尖锐的刻薄:“就是说啊,他不过是个不受宠的皇子,母亲出身又那么低微,还妄想靠着读书出人头地,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也不睁眼看看这皇宫里的局势,哪有他翻身的机会呀。” 两人虽说刻意压低了声音,但那嘲讽的话语,还是清晰地传入了周围人的耳中。众人的目光就像一道道聚光灯,齐刷刷地射向凤无期,那目光中,有好奇,有嘲笑,更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凤无期听到这些刺耳的嘲讽,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熊熊怒火,双手在宽大的衣袖中紧紧握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留下一道道月牙形的痕迹,心中暗自咬牙切齿道:“你们这些浅薄无知的人,今日对我的羞辱,日后我定要让你们跪在我面前,哭着求我原谅。” 可他脸上却依旧挂着那副温和谦卑的笑容,仿佛什么都没听见,只是在不经意间,眼神中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阴狠,那是被压抑已久的愤怒与不甘。

就在大公主和二公主你一言我一语,嘲讽得正起劲的时候,讲堂的门被缓缓推开。侍讲学士抱着一摞厚重的书卷,稳步走了进来。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款式简洁却不失典雅,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面容清瘦,颧骨微微突出,眼神却深邃而锐利,透着一股让人望而生畏的威严。

侍讲学士一看到两位公主这般毫无规矩、肆意喧闹的模样,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眼中满是不满与责备。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那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开来,显得格外响亮。两位公主听到这熟悉的咳嗽声,身体猛地一僵,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大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眼神不自觉地闪躲着;二公主也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

她们心里都十分清楚,这位侍讲学士在皇帝面前极有话语权,平日里对课堂秩序和皇家子弟的言行举止要求极为严格,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是被他抓住把柄,到皇帝跟前参上一本,那后果可不堪设想。于是,两人立刻像霜打的茄子一般,偃旗息鼓,迅速收起了刚才那副嚣张跋扈的模样,乖乖地各自找到位置坐下,还装模作样地一脸认真地翻开书本,就好像刚才那激烈的争吵从未发生过一样。

侍讲学士手中捧着一卷古籍,动作优雅地缓缓展开,那不疾不徐的姿态,让原本还带着些许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被刻意压低。

侍讲学士的声音醇厚而富有磁性,仿若从历史的长河中悠悠传来。他从商周的兴衰讲起,讲述着朝代更迭中的风云变幻,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历史,都被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让台下的皇子皇女们仿若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从秦皇汉武的雄图霸业,到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再到前朝的衰败覆灭,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转折,他都剖析得鞭辟入里,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其中蕴含的治国之道、兴衰之理一一阐述。他的目光如炬,在台下众人的脸上逐一扫过,那眼神中不容置疑的威严,让皇子皇女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脊梁,全神贯注地聆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凤无期端坐在座位上,脊背挺得笔直,犹如一棵扎根于石缝却顽强生长的青松,坚韧而不屈。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侍讲学士,眸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炽热的目光仿佛能将眼前的一切都燃烧起来。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来回游走,沙沙作响,不停地记录着重点内容,那密密麻麻的字迹,犹如他内心深处对知识的虔诚倾诉,一笔一划都饱含着他对学问的敬重与追求。周围的安静氛围让他更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完全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侍讲学士口中的千古智慧。

当侍讲学士讲解完一段关于治国之道的经典论述后,他微微顿了顿,目光突然变得温和起来,带着几分赞许与欣慰,缓缓看向凤无期。脸上浮现出一抹真诚的笑容,开口说道:“今日,三皇子凤无期对这治国之道的见解,实在是令我眼前一亮,惊喜万分。他不仅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能紧密结合当下朝廷的局势,提出许多独到而深刻的观点。由此可见,三皇子平日里对学问的钻研之深,用心之诚,绝非一般人可比。” 侍讲学士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点头,眼中的赞赏之情愈发浓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