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一次辽东会谈

翌日,襄平城外。

只见魏哲与诸多郡吏耐心的在城门处等候,华歆、管宁两人也赫然在列。

名士归名士,礼数终究还是要讲的。

须知华歆、管宁两人与卢植一样,早年都曾经师从故太尉陈球。

如今卢植这个同门师兄来了,两人再怎么清高自守也少不得要迎一迎。

没过多久,远远的便见一身材高大、身穿素色儒服的中年文士驱马而来。

不过未及众人面前,此人便主动下马带着随从向众人走来。

待其走近一看,只见面容清瘦、须髯齐整、气质儒雅,好生一个官相!

魏哲虽然久闻其名,但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卢植。

此刻见到卢植的庐山真面目,不知为何他忽然忍不住有些遗憾。

毕竟这么好的身板不去当武将,反而去当大儒,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就卢植的这个根骨底子,便是不操练武艺估计打两三个壮汉都没问题!

相比之下,卢植的想法就要简单多了。

或许是因刘虞的评价,此刻卢植怎么看魏哲怎么顺眼。

未及近前他便笑着与魏哲见礼,连道:“有劳诸君远迎,罪过罪过。”

“卢公多虑矣!”魏哲还礼之后却哈哈一笑道:“辽东之民盼君久矣,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了!卢公这一路可还安稳?”

卢植闻言当即洒脱一笑:“尚好,魏府君莫不是忘了老夫也是幽州人?”

在寒暄了一番之后,众人这才来到太守府。

其实魏哲本想替卢植办个接风宴,但被卢植婉拒了。

于是经过简单的官场会面之后,魏哲与卢植干脆进入书房私聊。

这也是应卢植所求,因为他觉得安东都护府早一日建立便早太平一日。

……

书房之中,只见两人相对而坐。

此刻四下无人,卢植便不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

“足下既然请立安东都护府之策,不知可有什么后续章程?”

魏哲的奏疏卢植自然是看过的,也知道这个安东都护府的职责。

不过他现在问的却是那些不方便写在奏疏想法。

闻听此言,魏哲也没有遮遮掩掩,干脆道:“高句丽立国二百年,非寻常蛮夷可比,其国虽灭,但高句丽人若一日未曾消失,日后必然有复叛之忧。”

说到这里,魏哲忍不住轻叹道:“若非当前国力不许,其实移汉民填高句丽方才为上策。但凡有五十万汉民移居高句丽,一代之后此处必为汉之郡县。”

魏哲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一份辽东舆图摆在卢植的面前道。

“故某虽灭其国,但却并未能诛其心。”

“这次请立安东都护府,便是想行诛心之计!”

见魏哲说的坦诚,卢植顿时微微颔首。

魏哲说的有些他已经猜到了,但有些却未曾想到。

直到此刻他方才完全相信了刘虞的判断——此人确实有大才!

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对高句丽地的处理两人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卢植也觉得在处理高句丽地的问题上可缓不可急。

因为眼下越是急功近利,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当达成了这点共识之后,安东都护府的基调其实也就定下了。

那就是以招抚为主,先安高句丽人心,然后再分而化之。

不过在安东都护府治所的问题上,两人却产生了分歧。

魏哲觉得把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放在国内城最合适。

刚好城中的诸多建筑设施都齐全,可以为卢植省下不少麻烦。然而卢植却不同意这点,只见他眼神深邃的点了点舆图上的扶余国:

“自本朝以来高句丽虽然气焰大盛,俨然压过了扶余国,但此夷依旧不可小觑!须知当年高句丽便出自扶余国。如今高句丽灭,若是令扶余人趁机侵吞高句丽遗民,必后患无穷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