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已经看到了案上的黄瓜和豆皮、木耳以及胡萝卜。

看到这一应食材后,一道清爽小菜就浮现在他的脑海,许大茂收拾起青菜,大铁锅里也倒上了凉水。

烧水的功夫,许大茂用白醋和食盐还有其他简单调料,率先调拌了一个料汁儿。

再之后他开始处理起食材来,将黄瓜直接拍碎,再之后是手撕木耳和细切豆皮、胡萝卜丝。

一切弄好后,许大茂开始调拌凉菜。

凉菜拌好后,面条也煮好了。

将面条配上张志顺道长制作的茄子卤汤,清香的酱茄子味道直接就四散而开。

“好香啊,张道长也很会做饭呀!”

对于张道长的茄子面,冉秋叶也很是惊喜,但她不知道的是许大茂在捞面浇卤后,他还多做了一个动作,那就是用热油激发出茄子和蒜末的香气。

张道长早就看到了许大茂的小动作,道士忌食五荤三厌,大蒜便是五荤之一,但特殊年代能生存就已经不错了,况且张道长也不是戒律严明的全真道,权当是误食了就得。

“略有研究,略有研究。”

张道长虽然嘴上说着,但眼睛早已经看向食物了,总吃观里的食物,适当换换胃口,这全新的体验,确实还挺诱人的。

“嗯,味道确实不错。”

张道长一口青菜一口面条,大口的品尝着久未食过的美味,这也的确是许大茂想见到的。

许大茂的治疗需要叨扰张道长好一段时间,这期间他也不愿意总亏欠张至顺道长。

治疗不育症本就是张道长的善行,他不要求回报不代表自己就能够毫无负担的承受。

日常起居都在道观里,那一日三餐理应由许大茂负责了。

治疗结束以后后,许大茂还打算到山下多买些粮食,悄无声息的放到斋堂里。

其实,道士不同于和尚,他们虽然清心寡欲,但不像和尚们只想着不劳而获,靠信众的捐赠和奉养,他们更追求自食其力,自得其果。

所以道士相较于和尚,他们更务实,更懂得体验民间疾苦,也更追求内丹的修炼,以达到身心合一。

修心,修一颗平常之心,坦然接受一切境遇,坦然接受一切新鲜事物,这也是道士可以乱世开太平,盛世归山林的原因。

吃过简单的饭菜,张志顺道长神情切实的满足,夹起仅剩的一点拌菜,张道长同二人说道:

“我们道教晚饭后需要做晚课,而后我给许施主熏上药灸,半小时换一次药就好了。”

张道长好似和许大茂交代的,实际确是和冉秋叶说的。

两小时的晚课,张道长需要诵经读书,这期间的换药和填火的工作,自然就交到了冉秋叶手上。

然而许大茂熏蒸的部位非常尴尬,冉秋叶腼腆又脸皮薄,对于更换药灸,冉秋叶还是有一些抵触的。

许大茂率先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赶忙张口推辞道:

“我自己来就行了,小冉你在丫髻山上转转吧。”

冉秋叶虽然害羞,但听到许大茂的话,她立马就发火了。

“不要,我来给换药!”

冉秋叶虽然还有些抗拒,但许大茂自己要怎么样换药啊,熏蒸的同时把药灸替换,先不说操作起来的难度,就是药效也可能受到影响。

一想到许大茂的病症,冉秋叶直接就豁然了,能治好许大茂的不育症确实比自己的羞涩重要太多。

一处耳房里,四面都砌着高高的楼墙,四面白墙上只有两只碗口大的窗户。

临墙的壁挂处有木桶、木床和木椅。

大木桶足以容下一个成年男子,小木桶只能放下两只宽阔的大脚。

有些木桶还被做出半镂空的设计,上面是腾空的桶盖,下面是药物熏蒸的地方。

“这里是炼药房,也是我们练气时,灸药熏蒸的地方。”

“你褪去裤子,坐到这里。”

张道长叫来许大茂,把他按在造型独特的木桶上,下面开始点燃药料,药物产生的烟雾一点点朝许大茂的下体升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