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锦芳小吃的大厨已经对自己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时,身边儿不知道是那个同事突然开口说了一句。

“这灶台不就是你面前的许师傅给搭的么!”

许大茂欣奇的朝说话声看去,那说话的原来是一直对他敬佩不已的刘晓光。

“这小兄弟很会来事儿嘛,知道该什么时候让我人前显圣,小伙儿我记住你了,以后一定带你发财!”

“孺子可教呀!”

许大茂心里暗想着,可面上却露出了埋怨的神情。

“说这个干嘛,咱比拼的是厨艺,又不是瓦工!”

“走,油炸糕去!”

许大茂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俨然成为了后厨里最闪耀的星。

“许师傅果然有水平。”

“我叫白常荣,很荣幸能遇见许师傅。”

叫做白常荣的锦芳小吃店大厨,仿佛见到了真神一样,白常荣欣喜的和许大茂自我介绍着。

“许大茂,欣向荣回民食堂,厨师学徒。”

可许大茂一句话直接把白常荣给整不会了...

这制造出百变炉灶的神仙大能,居然只是个厨师学徒......

白常荣不只是惊讶许大茂的职称,更惊讶的是,他一个厨师学徒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锦芳小吃最招牌的就是炸糕了,想用锦芳小吃最出名的炸糕战胜自己,许大茂挺有种啊!

对于自己做炸货的手艺,白常荣是十分自信的。

他虽然是国营饭店的四级厨师,但制作油炸糕点的年头,已经至少13年了。

甚至可以说,从他出生起,就是看着他老爸做炸年糕长大的。

“豆沙和江米面都是提前做好的,其他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

作为欣向荣的厨师代表,许大茂尽量做到了地主之谊,白常荣也不客气他直接要后厨准备起其他材料来。

炸糕起源于津门地区,它与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并称津门三绝。

炸糕的区别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江米炸糕,一种是烫面炸糕。

江米面炸糕的传统做法是自然发酵,然后包馅下剂子,炸出来的年糕颜色金黄,外表酥脆内里松软。

烫面炸糕多是用小麦粉和糯米粉混合发酵,烫面儿炸糕表面圆润细腻,炸出来的年糕光滑细腻,外部呈棕红色。

许大茂和白师傅做的都是传统的老肥炸糕,将提前磨好的江米面是用老肥发酵,拆碱去酸,然后就可以做剂子了。

白常荣手法尤为娴熟,一个个面剂子在搓手的瞬间就揉成了均匀的圆球,片刻功夫,案头上已经有十几个剂子了。

但许大茂却好像在揉面的步骤上犯了难,许大茂揉了揉面团见似乎太黏了,就又往里面加了些东西,白常荣也看了看他的动作,无奈的摇摇头,而后继续着他手上的动作。

白常荣捏剂子的功夫,许大茂还没有动手揉面呢。

许大茂把面团放在一边,他拿起些不知是什么的粘稠物品,一点点放到了豆沙馅里。

在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他才慢悠悠的捏起了剂子。

油锅渐渐冒起了白烟,白常荣已经将一个个剂子裹好豆馅直接下油锅炸了,可许大茂却还在不紧不慢的捏着剂子。

白常荣一边包馅下锅,一边抬眼朝许大茂儿看去,这一看过去,他直接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就算再厉害,终归还只是个新人,我一个十几年做炸糕的老炮儿,他怎么跟我比!”

不多久的功夫,白常荣的炸糕已经全部下锅了。

白常荣悠闲的计着时间,三分钟一到他娴熟的将年糕一一翻面儿,可许大茂这时才刚刚给面团包馅儿。

“许师傅,我的炸糕可是要做好了,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白常荣面露轻蔑神情,许大茂却淡定自若,丝毫不见慌张。

“男子汉说话算话,绝不反悔!”

“那你说,怎么个比法吧?”

白常荣一个个捞出炸糕,一边沥油一边追问,许大茂在一旁不紧不慢包馅下锅,他悠然的和白常荣交代道:

“其实也简单,炸糕两个一卖,让买炸糕的同志们给两边儿炸糕打个分不就行了。”

白常荣也很赞同这个办法,让食客当评委,这比试的结果自然就更公正了一些。

“好,就这么定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