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青杨的指导下,原本迟疑不敢动手的新生们终于鼓足勇气,抬起手中的剪刀。

十分钟的操作时间匆匆而过,学姐掐表叫停,要求每位新生在各自的保鲜盒写姓名和学号,然后将保鲜盒交给了学姐。

接下来,评测刺绒藤蔓的合格性成为任务的关键,因为并非随意剪下的就能够符合标准。

新生们的六个保鲜盒全部被填满,这让学姐不禁对白青杨投来了额外的笑容。

往年的新生在十分钟的操作时间内,往往难以填满一个保鲜盒。

今年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无疑离不开有一个领头人的带领。

学姐收取保鲜盒的时候,注意到新生们的表情充满了兴奋,显然是因为成功完成了任务而感到自豪。

然而,学姐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新生们身,而是转向了培育间外。

她发现贺教授的神色显得复杂,轻轻叹了口气。

对于集训的第一天,碰了这样一位领头人,她感到有些担忧,不确定是好是坏。

贺教授的目光直直地投向了白青杨,带着一些奇异。

按理说,今年灵植系的新生中并没有出身世家大族的学生,更不用说熟练使用精神力的了。

白青杨表面神色自如,但实际他心里感到一头雾水:他在培育间所说的那些话不过是关于精神力运用的基础,没有什么稀奇的理论,又有什么好探究的呢?

为了打破尴尬的氛围,白青杨主动咳嗽了一声,然后发问:“教授,您对我有什么疑问吗?”这个问题仿佛在调侃着自己,因为他自认为分享的只是些基础的精神力运用原理,对于一位教授来说并不足以引发深刻的兴趣。

贺教授稍作愣住,感受到白青杨的主动,虽然目光有些直接,但仍然让他产生了些许犹豫。

他回答时有些无奈:“没什么,只是发现你非常善于使用精神力。”这番话让白青杨颇感困扰,好像听到了一句“我发现你手脚健全能跑步”一样的奇怪评价。

然而,在了一周的课之后,白青杨发现同专业内的很多新生并不擅长运用精神力。

有的同学在打架时居然采用了肉搏的方式,完全不懂得精神力的运用。他们连提取炉都不太会使用,原因在于缺乏对精神力的基本掌握。

贺教授终于解开了白青杨心中的疑惑:“我相信大家经过刚才的十分钟,已经深刻意识到你们作为新生,除了等级高以外,连最基础的专业能力都不具备的事实了。”

这番言辞让原本兴奋的新生们逐渐沉寂下来,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现状,不禁将目光投向了白青杨。

一个勇敢的新生站了出来:“可是,联邦高考里没有精神力运用考核,我们确实不会啊。要是早就开始学,肯定就不会这样了。”

在学生们纷纷表达小小抱怨的时候,蒋祝周却展现出一种严肃的神色,对大家说:“正是因为在联邦高考中,精神力运用并不加分,像你们一样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才有资格进入澄星大学。大家要明白,大家族和普通家庭所能提供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精神力运用被纳入考核,那么你们想要考大学,就只有依靠其他家族提供的一条路可走。”

蒋祝周环顾四周:“孩子们,我们的联邦正在竭尽全力,为你们铺平每一条可能的道路。”新生们随即想起了那位备受瞩目的安抚系风云人物,孟左云。

作为全安抚系唯一一个在入学前就拿到安抚医师证的学生,孟左云固然展现出卓越的天赋,但背后如果没有家族的支持,这一切也许都难以实现。

年仅十八九岁,刚刚成年不久的学生们互相扫视,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复杂的现实问题。他们意识到,他们真的要开始迈入成年人的行列了。

白青杨在系统的记忆中查找了半天,最终回想起来,联邦高考确实不对精神力进行考核,只是在一些专业中有对精神力等级或者限制的要求。

大多数孩子觉醒了精神力之后,每天最大的精神力耗费其实就是在参与全息游戏。

至于玩机甲、进行精神力锻炼,这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无法承担的。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大学里设有一门名为《精神力的基础运用》的课程的原因。

高考作为一个重大的分水岭,之所以没有设置精神力考核,使得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大学前无需寻找世家作为依附。

相反,优秀的人在大学中有机会脱颖而出,获得学校和联邦提供的考察队资格。

这种制度下,正常社会中并没有强烈的等级制度,为个体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机会。

然而,即便如此,作为无精神力者的白青杨依然面临一些不公平待遇。

这引发了对于如果精神力得到最大的重视,那么天生的无精神力者会遭受何种歧视的思考。白青杨在这个背景下,默默承受了一些不待见的现实。

白青杨心中有感,对这个世界的评价也是充满了希望和正面的情绪。

而身边的鸣琼,则像个知心的伙伴一样,陪伴着他。

贺教授通过引导同学们面对刺绒藤蔓培育时的恐惧和震撼,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教育理念。

他强调了进入狂暴区的重要性,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悟其中的敬畏之情。

贺教授警告学生们,如果不能做好心理准备,考察队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课堂气氛一度变得紧张而沉寂。

蒋祝周突然站起,试图打破这种紧张,“你们至少是S级,我们此次进入狂暴区有军校生和军校老师护送,生命安全有一定的保证,不过环境确实比较恶劣,出门在外考察,条件也艰苦,依然有受伤的可能。”

贺教授随即补充,声音沉稳:“好了,今天的小测试完成。同学们作为新生,只要负责做一些基础的数据记录就好,接下来由你们的前辈课。”

在他的示意下,学生们纷纷跟随着。课程设置在实验楼的教室里,内容显然是基础知识,是整个大一学期才能完成的内容,以及大一下学期才会接触的实验操作。

学长们讲课的速度之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仿佛一口气喝水的功夫,就已经错过了一段重要的知识。新生们在头晕脑涨中结束了这场考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