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宗亲,还记得太祖是如何打下天下的,大明是如何来的?”
提起洪武,殿中的朱氏子孙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
“是为天下子民,是为汉家江山!”朱由校没等宗亲们回答,“狗屁,朕告诉你们,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再不造反,就得死!”
“与其饿死,不如抢他娘的,做个饱死鬼!”朱由校冷笑,“如今又要到王朝交替的时候了!”
“次是蒙元,这次该轮到谁了?”
“陛下慎言,蒙元乃外族,残暴不仁,太祖揭竿而起,乃顺应天命!”福藩世子朱由崧动了动肥胖的身体,让自己舒服一些,“我朱家乃天命所归,大明不会亡!”
看着如同蛆虫样的福藩世子,想到以后被做成了福禄宴的福王,面临亡国,还一心享受,敌未至就逃跑的世子,朱由校的心中厌恶更甚。
“小民只知肚中食,身衣!”
“至于谁家顺应天命,跟小民又有什么关系。”
“大明不能让他们身有衣,肚中有食,他们也不在乎揭竿而起,为自己争一条活路。”
朱由崧怒斥,“他们怎么敢?”
“没活路了,还有什么不敢的!”朱由校道,“不揭竿而起,难道坐在家中,看着你们这些人脑满肠肥,自己的妻儿活活饿死?”
朱由校手指着堂兄弟朱由崧就开骂了起来,“如今大明遍地流民,不怕告诉你们,如今有些流民自己变成乱民,开始造反了!”
各位宗亲世子们愣了一下,谁也没想到大明如今这样了。
随即不放在心,小小流民,造反又如何,我大明带甲数百万,扑灭就是。
至于调动兵马,剿灭乱民,那是陛下你该干的事,用不着跟我们说。
我等就是知道,想要干点什么,陛下你更不放心了!
“想要剿灭流民,就得调动兵马!”
“没有粮饷,兵马如何调动,难道让他们空着肚子,去帮朕出兵!”
“可朝廷没有粮饷,太仓连压仓底的银子都刮出来了。”
“为了筹措钱粮,朝廷连脸面都不要了,向淮扬的富商们募捐。”
“朱由崧,收起你那小眼神!”
朱由校指着朱由崧,“你是不是想说,还有内帑!”
“朕告诉你,内帑无银。”
“曹大伴为了帮朕,如今人称曹千岁!”
“东厂的番子们,不是在抄家,就是在抄家的路!”
朱由校双手一摊,“俸禄,粮饷,到处都要银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