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棡说这些话朱元璋和朱标还是很满意的。

起义太多,朝廷也疲于应对,让本就不富裕国库更加吃紧。

早朝洪武初期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淮西勋贵和骄兵悍将胡作非为。

初期大明可谓是内忧外患,到朱元璋去世了,大明才算是稳定下来,外面差不多扫平了,内部也慢慢发展起来了。

朱棡突然想到这一年也有一个起义,规模也不小,后来没有被铲除干净,嘉靖年纪爆发一次更大的。

朱棡连忙说道:“父皇,蕲州一带要特殊关照了,最好是派有能力的官员去接管工作。”

蕲州白莲教起义不断,洪武六年,聚众烧香密谋起义。

利用宗教影响很大。

朱元璋不解,“为何?”

“这个地方儿臣听说有白莲教,这种组织蛊惑人心更有一手,要是处理不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附近可能就是大规模起义了。”朱棡说道。

“行,咱记下了!”朱元璋好像没有放在心觉得,这可能就是朱棡猜测,没有心思去管了。

“父皇,要是发现端倪,除恶务尽,要不然后患无穷。”朱棡说道。

“好好!”朱元璋点点头。

朱棡也就只能说说了,没有实际权力。

做不做权力在朱元璋手里,朱标也有话语权,显然没有放在心。

等朱元璋和朱标离开了晋王府,朱棡准备一下准备出去了。

朱伟挺会来事的,带着这么个人也不错,带着一起出门了。

刚刚走出晋王府,朱棣高兴说道:“三哥去魏国公府吗?”

魏国公府?

朱棡愣了愣,抬手给了朱棣一个脑瓜崩,“你脑子里面想什么呢?魏国公府!就想着徐妙云是不是?”

“三哥,我没有!”朱棣连忙说道。

“还没有!你都快写在脸了。”朱棡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