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福耳康便拿着令牌,前往军营点兵。

两万兵马,分别是三千名八旗兵马,以及一千七百名绿营兵马。

反贼势重,有大量火枪和火炮。

福耳康要镇压反贼,自然也不能少了火枪和火炮。

这两万兵马中,一共有一千名火枪兵。

红衣大炮也调了二十门。

乾隆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攻占津门的反贼,给彻底消灭!!

要知道,津门可是北方的水路交通枢纽!

南方的粮食、食盐要运到京城,最方便的路,就是走水路。

现在反贼控制了津门,等于是直接掐断了京城的水路运输。

这还了得?

点完兵马,福耳康立刻带着两万大军赶往津门方向。

红衣大炮太重,会比大军稍晚一些。

后方的辎重,也有其他人负责运输。

在福耳康看来,区区近千反贼而已,就算有大炮有火铳,在两万大军面前,也只是蝼蚁。

大军出城,无数百姓围观。

这个时候,京城的百姓才知道,皇居然提前结束了围猎,回到了京城。

“皇回来了?他不打猎了吗?这些大军又是去哪里!?”

“金锁,这是怎么回事?你说小燕子是不是遇到危险了!?”

“小姐,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呀……”

两名年轻的姑娘站在人群中,望着出城的军队,眼神里满是慌张和担忧。

“我跟你们说啊。听说是津门有反贼造反,把津门都给占领了。”

“皇大怒,没有心情打猎了,所以匆匆忙忙回来了!”

“我看着大军啊,十有八九是去津门平叛去了。”旁边有路人说。

也不知道这人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居然这么精准。

估摸着,消息是从哪位王公大臣家里泄漏出来的。

要知道,从津门逃离的那些官员,现在都还没有抵达京城呢。

从京城到津门中间的距离并不是很远,只有区区两百多里。

走水路顺流而下,一天的时间就到了。

走陆路,两天也到了。

但行军速度则要慢一些,毕竟行军打仗需要携带大量的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严重拖慢了行军速度。

骑兵的速度比步兵快,但是福耳康也不敢让骑兵太过于冒进。

他只需要稳稳的剿灭这批反贼就行了。

可如果反贼还没剿灭,带出来的两千骑兵就遭到埋伏,那可就是大过一件!

所以到第二天中午,福耳康率领的平叛大军,才进入朱核平派出去的侦察兵的视野。

然后,指挥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侦察兵的汇报。

蛮清派了两万大军前来镇压他们。

兵力布置也基本摸清楚了。

两万大军,其中有三千骑兵,一千火枪手。

剩下的士兵,都是普通的步兵。

弓箭手,同样也是普通的步兵。

既然蛮清鞑子派兵来了,那么,就该进入战斗状态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