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孰强孰弱

应陶谦之邀,张业等人又在阳都城中修整了三日,否则张业早就已经离开阳都,继续南下之旅了。

对于张业的拒绝,陶谦也是深表遗憾,长叹一位贤才与自己擦肩而过,实在可惜。

不过,陶谦也不算毫无所获。

在这三天里,陶谦时常与张业讨论治理地方政务心得,以及治军之道。

在张业有意无意透露出的后世经验中,陶谦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更加对张业的离去感到不舍。

不仅如此,在陶谦的一再挽留之下,祢衡竟然出乎张业意料的答应留在徐州,为陶谦贡献一份力量。

这一点倒真是让张业意想不到,历史上的祢衡可是连曹操都看不上的,更不要说区区一个陶谦了。

想来,祢衡能有这样的改变,应该也是与他张业脱不了关系的。

在与祢衡相处的那段时间里,张业时不时的劝说祢衡收敛心性,否则即便他再怎么才华横溢,得不到施展才学的机会,那跟锦衣夜行又有什么区别。

虽然祢衡对于张业的劝说从来都是嗤之以鼻,一副完全不当回事的样子。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祢衡的狂傲心性还是发生了不少变化。

对于祢衡能够留在自己手下做事,陶谦以及徐州一众官吏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

不仅是祢衡,李通同样也留在了陶谦麾下,对于李通的武艺,陶谦也是看在眼中的,毫不犹豫的边将其任命为校尉,掌管数千兵马。

李通本就有投军报国之志,无奈没有人脉,一直业没得到机会。

现在有陶谦亲自招揽,李通哪里会有拒绝的道理,当场便答应了下来。

而在徐州上下官员心情愉悦之时,有一个人却是闷闷不乐,此人便是张恺。

想他张恺在陶谦麾下效力数年,立下过不少功劳,到现在也还只是个都尉,可这个叫李通的家伙,才刚来就当上了校尉,将他给踩在了脚下。

三日后,张业一行再次上路,不过人数已经从进城时的四人变成了现在的三人,祢衡已经跟着陶谦返回下邳去了。

原本,陶谦见尼德孔武不凡,并且也通晓汉话,还想将尼德也一同招揽入麾下。

奈何尼德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陶谦,他只想跟着张业一起游山玩水,训练兵马,带兵打仗什么的,他一点兴趣也没有。

“公子,咱们接下来去何处?”

张贵抬头看着许久未见的明媚阳光,心情大好的问道。

而听到张贵的询问之后,张业一时间却是有些踌躇起来,他一开始打算南下之时,一方面是想跑到江南去当一个富家翁。

另一个方面就是,想亲眼见识一下那些流芳百世的古之大贤们,例如诸葛亮、周瑜、鲁肃这些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