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之外,泾水之南。

一座红糖作坊坐落于此。

秉承就近原则,附近也有张落命人栽种的甘蔗园。

此刻,红糖坊内,不少农夫正热火朝天地坐着事情。

他们是熬糖的伙计,正在赶制红糖。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本来是这样,但是能够多赚点钱,这些农夫可以不这样的。

更别说,在这里熬糖的人,每天管一顿饭,都有工钱不说。

还能每个月都能领到三斤的红糖。

而且现在还是农闲之时。

红糖坊外头,二三十个石碾排成了几排。

每个石碾都有一头牛,被套了绳索,由一些小孩牵引着,不断地反复拉着石碾将甘蔗的糖汁挤压出来。

之后,就有人将这些甘蔗汁拿进内间。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过滤残渣、蒸煮过后,就倒进专门熬糖的锅里。

同时不断地翻搅着。

直到这些红糖开始凝结。

最后在取出,放在木盘里面,等待其彻底凝固,变成红糖。

这一套流程,都被一个美妇人看了一变。

“从甘蔗到被制成红糖,成本并不高。”

“加给制糖师傅的花销,最多不到八十钱,但内史却定价最低两百钱。”

“暴利啊!”

美妇眸光闪动。

这红糖才开卖不久,五千斤短短几天就全部卖光了。

那些贵族、豪强、有钱的大商人无不争相购买。

头脑有些灵活的人,已经开始预订了。

所以红糖坊这几日还在赶工。

而有的商人,则想要进货红糖,卖到其他地方去。

卖到其他地方,可以再贵一些。

这可不比饴糖。

饴糖来自粮食,朝堂并不鼓励。

可红糖不一样,只要有甘蔗,就有红糖,而甘蔗又不是粮食。

可惜,这是大秦朝堂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本事见到张落。

但这,对于巴清来说,不是问题。

她的地位不算低。

不过在要见张落时,从请求递去后,一天了都还没有消息。

这又让巴清有些不确定,这个新任内史,对自家是什么看法。

可这红糖,是张落搞出来的。

而且嬴政也没有收归少府,巴清想要做中间商,就绕不开张落。

还有咸阳之中的商业区。

巴清在见过之后,简直赞叹莫名。

虽然税很高,但是商人们一样甘心。

因为那里汇聚了无数商人,无数货物。

各种情况、价钱、货物,很多都可以找到,不担心不透明,更不担心会被坑。

更有天南海北商人,相互之间交谈几句,说不定相互之间就有了更多的商机。

不像以前,沟通不便,消息不灵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