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伐新郑
韩、魏两家都是姬姓,往前几百年,他们都是同宗同祖,也是好兄弟。
现在来看看,韩魏两家的关系。
六卿执政的时候,韩、魏两家因为血缘关系,很是交好。
知、韩、魏三家伐赵,韩、魏站在一起。
灭知氏,韩、魏还是站在一起。
三家分晋之后,韩氏联合魏氏还想灭了赵氏。
魏文侯时,制定的策略表面上是三家和睦,一致对外。但,暗地里是联合韩氏,压制赵氏。
魏武侯时,魏国和赵国交恶,也和韩国关系和睦。
直到魏惠王继位,韩懿侯插手魏国内政,韩、魏两兄弟闹了点小矛盾。
韩昭侯继位,魏国也出兵攻伐韩国,又扩大了矛盾。但,这种小矛盾很快就化解了。第一次中原大战,韩国还帮魏国,攻伐宋、卫联军。
所以,魏、韩哥俩关系一直都很好,比赵国要好得多。
魏惠王称王,韩昭侯第一个反对。这一次,韩昭侯之举,彻底让魏惠王生气。
用魏惠王的话说:你不支持我王道的事业,当着这么多诸侯打我脸面,显然是不给我面子。当年我爷爷、爸爸,尽心照料你先祖,让韩国逐步强大。你就是这样报答我。
行,你不给我脸面,别怪我不客气。
打你,没得商量。
难道魏惠王不知道,称王会成为天下诸侯共同的敌人?
魏惠王当然知道。
但,他有实力和底气,成为天下诸侯共同的敌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杀鸡儆猴。谁敢反对,他就打谁。
魏惠王也正愁魏剑,指向哪国诸侯。韩昭侯主动跳出来,那就打韩国,震慑诸侯。对于,韩国这种不和魏国在一个等级的选手,魏惠王想要收拾他,简直是小菜一碟。
魏惠王回到大梁,召集诸臣,商讨伐韩之事。
庞涓真是个好同志,主动替领导分忧,自告奋勇前去讨伐韩国。
魏惠王见有人分忧,主动打韩国,心里很是高兴。打韩国,还用不着这位好同志。用庞涓伐韩国,太大材小用。于是,攻伐韩国的任务,魏惠王交给了另一名战将,他叫穰疵。
虽然这个人,留的信息不多,姓甚名谁,年龄有好大,有什么本领,都不知道。但,魏惠王将伐韩的任务交给了他。说明,这个人还是会打仗。魏惠王为了教训韩昭侯,让他提兵十万,南下伐韩。
魏惠王故意整出大动静,就是为了告诉天下诸侯。反对我称王,韩昭侯就是你们的下场。
魏惠王称王,韩昭侯反对。后果是什么,韩昭侯不怕挨揍?
显然,韩昭侯不是昏聩的君主。韩国在韩昭侯的带领下,也走向了强盛。韩昭侯敢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魏惠王称王。已经做好了挨揍的准备。
韩昭侯大义凛然说,魏惠王要揍我,我也要站出来,维持天下秩序。
当年一起混的哥们,竟然撇下他称王,还没打招呼。太欺负人?
你不带我玩,我就反对你。
韩昭侯敢叫板魏惠王,并不是因为他傻。也不是为了呈口舌之能,图一时痛快。韩昭侯之所以敢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韩昭侯以申不害变法,韩国已经很强大。
韩国变法之后很强大?至少在韩昭侯认为,韩国是很强的。已经强大到可以和魏国抗衡。
先来,看一下韩昭侯变法后,韩国有什么起色?
公元前363年,插手魏国事物,差点把魏国一分为二的韩懿侯,甍逝。韩昭侯继位,成为韩国新的国君。
韩昭侯继位,韩国的苦日子实在是太多了。
秦国趁韩国换主,攻伐他。魏国也欺负他。就连宋国,也占领韩国的土地。
直到韩昭侯遇见了一个人,韩国被诸侯欺负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这个人就是申不害。
申不害是郑国人,韩灭郑,成为韩国百姓。因为申不害是平民,再加上是郑国人的身份,想要出头是很难。申不害是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被韩昭侯发现?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申不害从郑国贱民,成为韩昭侯国相,走向人生的巅峰。申不害是如何奋斗,逆袭自己的人生?
申不害出生于公元前385年,十年后,韩国灭掉郑国。申不害是亡国之人,处境是相当惨。也许是因为年龄小的关系,再加上韩国君主善待郑国百姓。申不害也没有国仇家恨,安心成为一名韩国百姓。
少了国仇家恨的束缚,申不害该吃饭,就吃饭。该读书,就读书。该睡觉,就睡觉。可,申不害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混吃等死。大丈夫,就该扬名立万,青史留名。
一想到自己要什么,没什么。怎样才能扬名立万,青史留名。
榜样的力量很强大。李悝是平民,不也逆袭了自己人生?
申不害从榜样的身上,看到了曙光。也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知识能够成就未来,还能改变命运。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申不害都在用功学习,专研学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