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古王朝历183年秋天,发生在樵夫区的这场大战,最终因为项霸、屠戮这两位战场杀神双双阵亡而落幕。

因为时志价的强势援手,王朝军并没损失太多,亚扪人反倒因为时志价军队的冲击损失惨重。据战后不完全统计,亚扪人二十万大军折损超五万,俘虏两万余,而王朝军算上时志价的一万骑兵、共计十一万大军只损失了三万余人。

这场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是意义却十分的深远。象征着以项霸和屠戮为代表的旧时代的落幕,同时以白神、时志价为代表的新生势力开始崭露头角。

当然这场战斗还对一个人影响甚大,这个人就是摩押公董聚义。没想到亚扪人竟然撤军了,如此一来樵夫区的边境军与杨侯爷的山岳军就对他形成了夹击之势。

暗骂亚扪人无信的同时,摩押公无奈之下只得从撒列山脉撤军,在图拜格山脉等边境线严防死守,以防王朝接下来的动作。

不过他此举完全是多余了。多日来连番激战,双方将士早已疲惫不堪,加上粮草不足等种种因素,王朝决定暂时休战。

同时为了庆祝这场战斗的胜利,也为了冲喜,王都又传来另一个喜讯……那就是太子将要大婚纳妃了,正妃人选非是别人,正是领地位于寻东城的子爵贾雯雯。也就是说,时志价和贾雯雯已经彻底成了皇亲国戚,完完全全被绑在了国舅爷的战车上。

当然时志价并不晓得,此举是伯仁的计策。作为项霸遗物的继承者、已经被北部军区认为是新战神的时志价,已经被伯仁认为是足够震慑朝内局势的重要筹码。这个时候让皇后一脉和时志价联成姻亲,对南部战局的稳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毕竟无论是利雅区的李雅女伯爵、盖西区的盖世豪侯爵、还是哈勒区的朱费侯爵,当初都是看项霸投靠王后这边,才宣誓效忠的。此时项霸已死,为了稳定他们的心思,朝廷急需将时志价完完全全绑在皇后的战车上。

当然也有很多朝内外人士对平步青云的时志价感到了嫉妒与不满。

不管怎样,贾雯雯即将成为太子妃,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因为太子妃本身的位阶高于普通爵位,所以贾雯雯的子爵是不能当了,顺理成章被过渡给了时志价,且因为时志价此战的功劳,他的子爵变成了伯爵。并且为了彻底拉拢时志价,王朝还将马安城也给了时志价作为领地,私人武装可以扩编到3000人。同时任命时志价为镇北将军。这个军衔比杂号将军高一级,属于东、南、西、北、中五镇将军之一,可以拥兵三万。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原则上时志价已经可以拥有私人武装33000人。他现在的士兵总数已经折损到一万九千人左右,还有一万四千人缺口。

朝廷的任命下达得很快,时志价还没等撤军,任命书就已经到达了前线。经过和已经被任命为北部樵夫区统帅的项壁协商,时志价最终挑选了10000名无家可归的亚扪人俘虏士兵归入自己部队,其余10000名俘虏则是留给项壁,让他凑齐八万余人继续镇守北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