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穿了一身青衣的宋暻从书房出来,笑道:“七娘。”

白荼只好把包好的砚台递给去,顺便跟上一句:“逸之,生辰礼,愿你身体康泰,来日金榜题名。”

忠伯和宋暻讶异,然后接过礼物,都笑起来。

小奕默默翻了一个白眼,不就是个称呼吗,忠伯和宋先生翻来覆去强调了一个多月,终于使得娘亲改口,话说逸之和什么狗蛋、二柱有什么不一样吗?

难不成他们以为娘亲这么称呼宋先生,就表示娘亲和宋先生关系好了?

就娘亲那样的人,他们真是想多了

人到齐了,四人落座开始吃饭,宋暻虽然是读书人,倒还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而忠伯,好不容易盼到宋暻和白荼私下相处,自然更是不会放过任何拉近彼此关系的机会。

宋暻有话题的时候他就听,宋暻要是没话题的时候,他就挺身而出,递个话题融洽气氛。

宋暻和白荼两人说完客气话,开始说起小奕的成绩,宋暻笑着夸道:“小奕虽小,我平日教他的课文,却不过一遍就可自己背诵,倒是聪颖非常,照这样下去,我觉得小奕倒是可以早早的试试童生试。”

接下来宋暻开始和白荼聊小奕以后的学习规划,什么接下来小奕各阶段应该要读什么书,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好提高,读书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什么常见的问题,又该如何化解,宋暻甚至大概拟定了小奕九岁可以去童生试看看,以及过了如何,不过如何,白荼这个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关心帮助孩子

宋暻是老师,白荼是家长,老师在和家长说孩子的教育问题,白荼自然听的认真,并且还就自己听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慢慢讨论起来。

在宋家的院子里相对而坐,两人一个说的温和,一个听的认真,一个温润,一个美貌,画面无比和谐,忠伯满意的不得了。

看看,这多像一家三口啊,父母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在一边乖乖吃饭。

多么美满的一家。

吃完饭,白荼要走,宋暻送白荼和小奕到门口,嘴角勾起好看的弧度,边走边笑着温声道:“七娘,你送的礼物我很喜欢,实不相瞒,我最近也在看砚台,没想到你这次就送了我一方,我真的很高兴。不过,那砚台并不便宜,你带着小奕生活肯定诸多艰难,以后不要再这么破费了,我不忍心看你为难。”

白荼:并不艰难

宋暻看着白荼,一脸的苦恼,用极熟稔的语气道:“你这个人啊,平日总是一副清冷端庄守礼的样子,其实比谁都善解人意、古道热肠。”

白荼:并没有

宋暻:“别不承认,今日上午可是又帮了前街的刘婆和中街的王婶?你啊,让我说你什么好,你光想着别人,可有想过自己?这几日是不是那卖鱼的梁纪,撑船的小方,粮米铺子的少东家邵景都来纠缠过你?咱们这一片都传开了,想必你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七娘,我不是外人,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不要自己委屈想着承担,尽可以来找我说说,我虽然没什么本领,但好在还是个秀才,还有一些人脉关系”

白荼:“逸之,谢谢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