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沃中原土,魂入九垓舞。”
张强伸出手,摘掉了关二爷的头盔,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又在关二爷后背某处一拉一拽,二爷披挂的重铠突然滑落下来,张强双手一拽一甩,二爷的重铠眨眼的功夫就披挂在张强的身上!
这尊二爷的雕像,难怪与众不用,原来雕塑的偃月刀不单是真家伙,连满身的重铠都是名家巧匠的杰作。
铠甲之下,二爷也没有袒胸露乳,衣不蔽体,而是身穿文武袍,浑身的气势为之一变!
二爷的重铠,不是钢材和铁板做成的,而是用数量多达三千三百块厚达十五毫米的钛板一块一块编制成的步人甲!
钛的厚度达到二十毫米,别说步枪,除非是巴雷特用上钢芯穿甲弹,才能打穿!
这一身重铠,大口径步枪根本无法伤其分毫,这不能算是铠甲了,哪怕钛的重量远低于钢铁,这一身下来也重达近千斤,这就是一堵钛墙,常人穿上,直接就能被压断脊椎!
“英灵在人间,长擂震妖骨!”
最后一句诗念出,此时此刻,武馆内,所有人都共同感受到,似有万丈悲愤化成滔天激怒从身体里冲出!
张强胸膛中的滔天怒火和漫天激愤,随着这一首扬眉剑出鞘,壮怀激烈的肆意涌动在武馆之中!
这就是诗的力量!独属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共同的精神力量!
诗,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盛世大唐,超迈前贤!
汉家华裔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口音不同,方言不同,习俗不同。但往往一句五言,一行七律,霎时间就可以将汉家儿郎们的心牵连在一起,同悲同喜,同欢同乐。
听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我们可以感受到始皇扫灭六国,傲然霸气,俾倪天下!
听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我们会联想到祖龙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统合四海八荒,武功之高,威震寰宇,兵威之盛,贯古绝今!创华夏一统之篇章的盖世功绩!
听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们又似回到那个祖龙崩,天下裂,项羽率领江东子弟屠城焚宫的乱世王道!
听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们似看到汉高祖刘邦,何等的自负,何等的气壮山河,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铸就了华夏千年的脊梁!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就是我们的诗,独属于华夏血脉的印记,是华人骨子里血乳交融的同一种声音。
在场的诸位师傅,不管存了多少心思,心里计算着多少算计,在此时此刻,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一种感受,一种声音。
从心底往外狂涌的情绪,直刺激的每一个人浑身的鸡皮疙瘩炸起,莫名的悲愤狂怒,涌动在每个人的心间。
张强披挂完毕,一把抽出二爷近四米长的青龙偃月刀。
此时的他,就如同那征伐沙场的悍将!似撼天狮子下云端,摇地貔貅临座上,浑身的肃杀血煞,如浪如涌!
在场之人,皆被张师傅这股冲天煞气惊的如坠冰窟!
张强转过身,众人这才猛然发现,刚刚还好端端的张师傅,此刻已经变得如铁浮屠一般,四方国字脸已经完全是黑铁金属铿锵之色,乌金黑铁般的肤色下,隐隐透露出金色的云纹。
关二爷近三米高的身躯,这么硕大的铠甲,张强完全的撑了起来,因为他此时的身材,已经近乎膨胀到两米八九!
张强,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一身的横练功夫全部用了出来!
十三太保横炼金钟罩!
易筋经!
九龙狮子功!
九宫铁布衫!
佛道两派的四门顶级的功法,每一门功法,都是需要常人一生的时间钻研修行。曾经有天资卓绝之人,同修多门功法。
而张强,是唯一一位集四门横练功夫于一体之人!
就在众人震惊于张师傅的横练功夫如此匪夷所思之时。
拳馆外突然想起连绵不断的枪声,哭喊声,嚎叫声,期间夹杂着大量的语咒骂呼喊。
“都她妈的滚,不想死的全都滚!围了汉帮武馆,一个也别放过!”
所有人的脸色都为之一变!大夏axiabk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