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取看着表情狰狞的承寅虎,心下有点不安。
“前辈,不知他可以危险?何时可以醒来?”
“危险自然不会有,只要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心防,随时都可能醒过来……至于时间,可以是下一秒,也可能是永远……”
叹了一口气,竹中取只觉得这一次将承寅虎卷入此事当中,真的是亏欠他良多。
与承寅虎差不多,真龙对竹中取的惩罚,也是灼魂之痛。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竹中取仅受龙火灼烧三日,而承寅虎却多了一道心防封锁。
如真龙所说,在她这里,没有功过相抵的说法。
“不知前辈,准备如何处罚燕氏……”
与他二人相对,想来燕氏的下场也不会好过,然而真龙所说之语,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龙躯与龙珠只是前身之物,燕氏拾无主之物,又有何罪。”
竹中取忍不住问道:“那这界门脱离龙珠镇压一事?”
“龙珠只是我魂魄牵引,前身躯体才是镇压界门之物。无人相帮,这界门就无法离去。你二人之功,乃是无意之善,善举不问果;你二人之过,又是无意之恶,恶果不问因。你可明白?”
竹中取一下哑然。两人制服界门,虽是无用之举,却因善念从真龙那得一功;两人想带界门出去,虽是善因却会造成恶果,才会又得一功一罚。
总体来说,他们两人获得的是,两功一罚才对。
龙火灼烧,不仅是惩罚也是一种赏赐。经由真龙解释,竹中取终于有点明白,这些超脱世间的生物的行为模式了。
回到承寅虎心相世界之内,真龙再起一道火焰,烧尽其武道记忆。承寅虎此时,如若一张白纸,完全失去了“自我”。
人生从头开始。宏武十三年,白寅虎出生在一书香世家,白家几代忠良,耳听目染之下,白寅虎自幼便励志要成为报国报民的好官。家学渊博,家事清白,二十岁的白寅虎金榜题名,得天子赏识,获得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正式步入这个染缸的他,开始接触到另外一个世界,那就是武林。
侠以武犯禁,武林侠客快意恩仇,自诩善举而让他人承担恶果,擅杀朝廷官员谓之行道,为他所不齿。白寅虎将其视为天下动乱之源,他发誓要铲平整个武林,将这些不守规矩之人,重新纳入王道教化。
而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一位与他同名之人。其人行事乖张,从不讲律法,只按自己心意而行。在白寅虎眼中,这人就是典型的欺世盗名之辈。
白寅虎与他相斗二十年,成绩斐然,武林人士几近绝迹,眼见太平日子就要来临,就在这时发生一件事,将白寅虎的信念击成了齑粉。
先皇死去,太子继位,更国号为承业。承业七年,先有江南发生水灾,后有北地出现大旱,国库亏空严重。为先帝托孤肱骨之臣的白寅虎,收到匿名举报,举报人称吏部、工部、户部三方勾结,侵吞朝廷赈灾粮饷,全国各地民不聊生。
盛怒之下的白寅虎,亲自彻查此事,两个月后确凿的证据,摆在了天子面前,请求天子严惩此等贪赃枉法之人。
“白师,此事你先交给他人,朕有另外的事需要你的帮忙……”
“皇上,此事重大,不可再拖!再过些时日,这些人销毁证物,可无从再查啊!”
“……那以白师你的意思,朕应该怎么做?”
“自然以皇上意见为主!微臣建议,此辈必须严惩不待,还天下黎民一个公道!”
“白师!你这账上共有三千多人,遍布七个省份!朕若把他们办了,这朝廷还要不要了!”
失魂落魄的白寅虎离开了皇宫,回府的路上遭遇了刺杀,所幸被一江湖人士所救,这才幸免于难。
一处破庙内,白寅虎与那人隔火对视。
“你为何要救我。”
承寅虎喝了一口烈酒,对他笑道:“你是朝廷最后的良心,自然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你妻儿亲朋,为我所杀,你为何要救我!”
承寅虎笑容不减,“因你而死,非你所愿。”
“我灭武宏文,导致天下贪官遍地,死不足惜。”
“你治恶扬善,百姓鱼米富足,乃千秋之功。”
“……为何这人,苦日子能熬,天下太平之后,反而变了质。”
“因为,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是平衡的。你撤下了一个白脸,总有人要来填补这个空缺,要不然这戏,怎么唱的下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