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晚的商议,最终他们打破原来的提议,选择直接去官道旁开一家客栈。
之所以选择开客栈,是因为从青山村到四河县刚好是一日脚程。
商队一般早晨出发,按照这个时间,四河去往通州的商队天黑前正好能赶到青山村这里。要是再绕道去围山镇休整,还得再赶一个时辰的夜路。
同理,从通州来的商队按照脚程算,赶到青山村正好是傍晚。如果要绕道去围山镇,第二日还得早起一个时辰,以便能在四河县城门关闭前入城。
也就是说从通州府来的商队不愿意绕路去围山镇,他们必然要在青山村官道附近找落脚点过夜。
从这两日官道上的动静来看,这样的商队并不在少数。
这样一来,正好给林玉他们提供了开客栈的条件。
至于谁去开这个客栈,昨夜三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很久,结果是刘策和林贵一起去开,而田老大和柳翠专心管理酒的事情。
开一间客栈,意味着需要很大一笔银子作基础。不仅要买地建房,还要装修,准备酒水菜品等。
问题是现在三家人手上根本没多少银子,就算他们决定建的是一间简陋版的客栈,至少也需要五十两银子垫底。
这样一笔庞大的资金,让三家人望而却步。
但林玉并不打算放弃。
她一晚上,极尽全力鼓动林老爹和周氏卖地!
林老爹和周氏,以及处在让开客栈而蒙圈状态的林贵和王春桃他们内心都不愿意卖地。地可以说是农家人耐以生存的根本,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愿意拿去卖。
可他们四个人加起来都不是林玉的对手,被林玉说的完全接不上话,好像只有卖地,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所以第二日一早,四个人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林玉去了李家!
没错!林玉找的买家正是李家。
李三婶一家人可能无法拿下来多少地,但李家几房一起买,这卖地就变得有可能了。最重要的是李家人现在负责给酒楼送菜,缺的就是地,尤其是地少的李三婶一家。他们想要多挣钱,自己家有更多的菜卖才是正理。
……
李三婶和李三叔都在家里,一大早看见林大妞带着林家人来,还以为林玉是来找他们家事后算账。
当听到说是林家卖地时,李三婶差点惊掉下巴。
林家人一定是疯了!
这好好的,居然要卖地。
地多珍贵,村里人想买都买不到,林家竟然还卖!
“我们家要三亩!”李三婶不待李三叔决定,就直接定下三亩地。随后,她很快将李家几房的人也叫来,再次定走四亩地。
这已经是李家所能买的极限,正好也符合林玉的心理预期。
当村长将地契更名,交给李家众人后,李三婶才真正相信林家是真要卖地。
此时也不知道她是良心发现,还是兴奋过头,对着周氏关心道:“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一下子卖这么多地。要是有困难,我们能帮的,你就说一声。”
周氏并没回答李三婶的话,但她似乎被李三婶这突如其来的示好弄地心神不稳,一直到刘策和林贵买完宅基地,她都不在状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