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卤味并不只有林玉会做,在州府也有厨子会,只不过人家都将秘方看得重,不似她这般大意。想来当初在唐府时,曾师傅做卤水就刻意让人回避,原来也是有道理的。她此时内心只想说:“曾师傅,幸亏我当初嫌麻烦,没去动用那秘方卤料,否则我真是把你也坑了。”
一个月后,远在皇城的曾师傅听说了满大街的卤料配方也是一阵讶异,但绝对没想到这是拜自己忘年交林大姑娘所赐。
如今家里的小白菜生意算是固定下来,林玉私下算过,四筐菜扣除运费,即每日一百八十文,一月则有五两多银子。这笔踏实的买卖,让她很知足。
最高兴的还数陈老爹,和刘策合作,自己一月下来,光车费都能挣六百文。这在他平日里送村民去镇上完全不同,因为村民去镇上,统一支付一文钱,一天下来,少说跑五六趟来回也就只有几文到几十文不等,下雨天更是分文不进。而如今,自己只需要顺带,就能多出以前一月的收入。为此当日回家后,陈老爹还带上自家大儿子和大儿媳妇特意上刘家答谢。
就在林玉对买地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时,十月初村长竟告诉夫妇俩,村里有户人家搬去镇上,决意将家里十五亩上等水田,以及十亩耕地一起卖出去,正在问是否有人愿意接收。因为是整卖,上等水田只出售一百二十两银子,耕地六十两,共计两百两,面额较大。
村里刚刚经历分家,村长已经问过几家稍微有钱的农户,都没办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纷纷放弃。至于能拿出这么多银子的刘显,又瞧不上这点田地,所以这机会才落到刘策头上。
接到通知的当晚,夫妻二人合计过家里的银钱,除去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开销,能拿出手的只有一百两整银,外加十二散银,离整整二百两还相距甚远。两人回复村长,给予几天凑足银钱。村长倒是很高兴这对小夫妻能买下这批田地,否则又只能落到镇上那些人手里,再想抖出来就难了。
但村长给的时间并不多,等那家人将东西都搬去镇上打点后,他们就必须拿出足够的银钱出来。夫妇二人也不知道这家人具体什么时间会来交接田地,心里有些慌,这八十多两银子从哪去弄来?
向酒楼预支?这不可行。借?只能向林家借,可是周氏手里顶天有六十来两银子,也不够啊。
从村长家回来,林玉一路都在考虑如何凑钱,最终她还是决定向周氏求助,但不是借钱。
切身体会摆摊卖菜的困难后,林玉对卖菜生意有了新的认知。如果送菜的活计拿不下来,那现下买这些耕地对她来说就是负担。而田不同,粮食在这个时代,比肉都精贵,就连四河县这个盛产大米的地方,米价都在二十文一斤,更别说那些精米的价格。这也是让为什么她下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
若只买田,一百二十两那么她只差几两银子,这就好办多了。至于剩下的地,林玉想让周氏买下,周氏也养了好几头猪,地对于她来说不会嫌多。而且若以后的菜生意真的可行,可以先交给娘做,或许还能让自家爹爹和弟弟不用再出远门去找活计。
她将自己的想法跟刘策说明,得到支持后她就去林家地里找周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