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人在崇山虎的带领下,一口气上到了崇家的那处禁地所在位置,就在祝融峰山尖的山崖下。
这片山崖如同一把张开后倒置的折扇似的,竖立在脚下的平地上,上面还长有五道“皱褶“,正中那道笔直,左右各有两道,都慢慢向上斜着靠向中间这道“皱褶“,然后这五道“皱褶“都集中到了最上方的长着茂密树木的山尖那里。如果把整个山尖看成折扇的握手部分,那这五道直直的“皱褶“就是扇子的五条扇股,而脚下这半圆形的地面就成了折扇的扇面了。
怎么会有这种地型呢?好像在风水一说中,扇子形的地势一般是不适宜居住的,因为“扇子“两个字谐音像“散子“,我狐疑地看了下在场的崇家人想道。
其实懂风水之道的人看到这处地型,肯定又会赞不绝口的,因为“扇子“下方是那处“龙潭“。“青囊经“中有诗句描述过这样的地型:“扇柄“聚灵气,扇到“龙潭“里。“龙潭“育“龙子“,有水又有风。一朝风云起,遇吉便化龙。
而崇家祖庙在“龙潭“的下方,却也有讲究,一可以说成当“真龙“出现时,便可借势而起,整个崇家可因此而崛起。另一种说法就更加霸气了:“我崇家站在这里,你想成龙还是长成一条虫,全在我们崇家一念之间!”可惜我是真不懂风水之说,还在瞎猜疑。
其实我也没瞎想多久,因为大伙都被身后那处“龙潭“发出的阵阵响声给吸引而转过了身去。我们站在这处高点,可以把下方的动静看的一清二楚。
“龙潭“发出的响声已变成了“呼呼呼”的声音,如一个壮汉生气时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潭里的水已不是在慢慢溢出,而是如同山洪瀑发一样向下一涌而去。
水流冲到了崇家祖庙那里时,我们这些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认为这祖庙是保不住了,肯定要被冲垮了。
突然,崇家祖庙后墙掉落了一块长长的石板,露出了一个大洞口,这位置好像就在那张供桌后方。洪水一下分成了三股,两股沿着崇家祖庙的左右墙壁分流奔向了下方的半山台。中间这股就这样穿洞而入进了崇家祖庙,却没看到从庙门冲出来,我估计是流进了那条暗道。果然,一条黄黄的“水龙“出现在了那个烽火台的下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