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了33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之后,文怅然便不再抢在头里搜查苏军尸体了,反而是逐渐落到了队伍中间,低着头摆弄着什么。就在应龙将收集起来的多余枪支弹药堆放起来时,文怅然快步走到他身边,右手递过来一件东西。
“呶!手表!”文怅然晃了晃自己左手腕上的手表,“时间已经对好了,有个统一的时间来规范行动,可是有很多好处的。”
在应龙接过手表戴上后,文怅然就开始继续检查苏军士兵的尸体,试图找到其他有用的东西。然而文怅然的“捡洋落”之旅很快就被打断了,随着仅剩的9辆德军坦克和突击炮放弃追击苏军坦克返回阵地,阵地上的德军便收到了撤往预备阵地的命令。
苏军的进攻已经被打退,因为之前的喀秋莎火箭炮的覆盖,德军阵地前也没有苏军狙击手潜伏,收到命令后的德军士兵直接爬出战壕,往预备阵地赶去,而不是挤在狭小的交通壕里通行。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德军士兵们带着伤员和武器装备一路快速后撤,应龙等人则好运气的搭便车坐上了一辆突击炮。
就在大部分德军士兵到达预备阵地时,巨大的咆哮声从空中传来,前沿阵地再次陷入一片爆炸之中。还不等德军士兵们庆幸自己撤退的及时,就被军官们大声命令着,进入阵地的地下掩体躲避,因为苏军的火箭炮的覆盖范围并不是仅仅是前沿阵地。
而此时的应龙和文怅然已经不在预备阵地里了。
预备阵地外的雪地中,冷面少尉正带着应龙和文怅然等七人,拿着扫帚、树枝等东西,在雪地上来回拖动,却是在将周围的积雪覆盖在履带印记上,以消除突击炮在雪地里留下的踪迹,幸好地上的雪足够厚,天气也足够冷,没有让积雪融化掉。虽然这种级别的清除痕迹,人走到近处一看,就能从积雪表面的不同分辨出来,但这不是用来对付普通步兵的,是用来应付苏军战机的,只要从高空发现不了就行。
德军仅存的的9辆坦克和突击炮的目的地,就是预备阵地斜后方的一片树林,这片树林面积很大,一直蔓延到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应龙和文怅然不时的回头看看不远处的小山,的确是那座山,就是文怅然之前寻找的最后退路。
应龙看着文怅然,心中有些疑惑,“之前才找好退路,现在就能近距离观察,这种巧合也太巧了!”
看到应龙投来的眼神,文怅然无奈的瘪瘪嘴,用表情表达自己的冤屈,心中想着,“真的是巧合啊!这种事情哪里是我可以操控,如果可以操控事件的发生,我肯定操控让自己赶紧回家啊!谁还在这个炼狱战场待着!”
“轰轰轰……”
远处传来剧烈的呼啸声和爆炸声,众人闻声看去,只看到前沿阵地上腾起一道道巨大的烟柱,不由加快了清理速度。而那些坦克和突击炮,早已分散退入了树林之中。
在苏军喀秋莎火箭炮的催促下,应龙等人很快将履带痕迹清理完毕,来到了突击炮旁边。
此刻,所有德军士兵都是棉外套反穿,将白色的那面朝外,这样在雪地里不会显得太扎眼。冷面少尉则站在突击炮旁和车长说话,似乎在商议什么,两人不时指着某个方向,然后用望远镜观察。
应龙和文怅然则借机打量着树林的情况,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树林边缘,距离小山还有三四百米的距离,这片三四百米的区域都被树木所覆盖,其中既有树叶落尽的阔叶树,也有松柏等依旧青翠的针叶树,小山上的针叶树较多一些。从各种树木混杂的情况来看,这里并不是人为种植的树林,而是天然生成的。
树林边缘的树木比较稀疏,但仅剩的树木都比较高大,而且树木之间的距离都在四米左右。地面上有着许多低矮的树桩和凹陷的雪坑,这都是砍伐和挖掘过的痕迹,应该是德军修建战壕时砍伐的,而且还是在下雪之前修建的战壕,否则砍伐后的树桩和土坑不会被大雪覆盖。正是有了这些便利,坦克和突击炮才可以轻松开到树下隐蔽。
树林越往里则树木越密集,树与树之间的距离毫无规律高大的树木之间经常可以见到低矮的灌木丛,虽然因为季节原因只剩下枝枝杈杈,但依旧十分密集。
这种树林,即便是在大部分树木在冬季落叶,深入树林中十几米估计就看不清身影了。树林边缘的树木稀少,坦克还可以靠蛮力直接撞断,但里面树木密集处坦克想要推进就要费些力气了,到时就只能靠步兵去搜查了。
而且密林环境,人数优势会被环境抵消一部分就算步兵搜查失利,冬天积雪覆盖下也难以放火将树林烧毁至于调用炮兵将整片树林用炮弹犁一遍,为了几个逃跑的敌军普通士兵,根本不值得这么做。
这番发现对应龙和文怅然来说是个好消息。
到现在为止,应龙和文怅然的主线任务二都已经完成,击杀数目还有些超出,剩下的就只有主线任务一了。如果两人在此时趁别人不注意冲进树林,然后一直躲到时间结束,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不过,战场上面对逃兵的惩罚众所周知,德军也不是反应迟钝、死脑筋的傻子,眼看着逃兵出现不管不问。能不能逃跑,如何选择逃跑时机,都需要仔细考虑。
“站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