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唐王朱聿键以监国之名下诏,训斥平南巡检使司通判高羽擅自越境泉州,削夺光复大田之功,责令其立刻停止攻势,收缩兵马退出南安、永春地界,并上表自述冲突始末。
诏书传到高羽手上的时候,高羽已经退回了虎豹关。
郑芝豹的大军来了,一万大军装备精良,气势汹汹,高家军连连大战,兵马已疲,高羽不敢犯险,搜刮了一百二十多万两白银之后便徐徐退回虎豹关修整。
郑芝豹大军来到虎豹关前,尝试攻打了一次,结果被几十门大炮给轰的屁滚尿流,只得安营扎寨,与高家军对峙。
“将军,郑家这回算是被打疼了。”虎豹关关城城头,胡天峰站在高羽身后道。
虎豹关已经在这数天内重新修整,调整了防御方向,并架设了三十门大炮,包括五门红衣重炮,凭借地势,可谓是固若金汤。
高羽微微一笑,此次泉州之战,高家军大败施福麾下七千兵马,连克两城,收刮金银共计一百六十多万两,还有价值四十万两的各色物资,不算铠甲马匹兵器等,起码两百万两。
结结实实的狠发一笔,凭借这笔金银,高家军将再次实现腾飞。
这时候最幸福的自然当属高二了,作为高家军体系内的“财政官”,高家军是穷是富,他感受是最直接的。
少爷经常一张口就是这个要招募多少人,那个要产量要多少,大炮要限期建造出成品,谁谁谁作战勇猛,要嘉赏等等等,可这些东西落在实处,哪样不是银子?
口袋里没银子,他便只能分批划拨,要一点抠一点,尽量节流缓解钱荒。一下入账一百六十万两白银,他终于豪爽起来了。急需用钱的位置立刻划拨,建内卫,建工堡,招募人手,嘉赏将士,终于不用再抠了。
粮食虽然没抢到多少,但夏粮马上就要丰收,加上攻占的泉州粮仓德化县,粮食也不会有缺口。
钱粮丰足,形势一片大好。
高二道:“少爷,你说郑芝豹夺不回虎豹关,会怎么样?”
“两条路,一条绕路,一条在唐王的斡旋下接受与我们议和,你们说说,郑芝豹会绕路还是议和?”高羽用千里镜观察着郑芝豹大军的军营,不假思索的笑道。
胡天峰走到地图前接过话头:“绕路的话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从福州沿着建江顺河而上,攻打南平,一条是绕到漳州攻打永安,进逼沙县和大田,绕路福州虽然有水军的优势,但大张旗鼓且逆江而上,加上南平易守难攻,可能性很低,最有可能的是绕道漳州,漳州毗邻南安,路程上也是最佳选择。”
众将闻言,皆点点头,郑家一万大军堵在虎豹关,没那么容易服软,大概率是还要战一场。
漳州北部和虎豹关一样也是山贼多如牛毛,但商道毕竟还在,他们放弃辎重轻装前行,军事上是可行的。
高羽收起千里镜,也来到地图前,指着虎豹关道:“虎豹关在我们手里,郑军便如芒在背,郑芝豹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目的一定是夺取虎豹关,漳州古道难行,只能作为奇兵之用。”
自己与郑家的冲突,本质上只能由自己与郑家一较高下的结果决定,唐王朱聿键空有大义名分,实际上影响不了什么。
郑家但凡有机会打败自己,就一定不会听朱聿键的,同理自己也是一样。朱聿键的调停只能建立在两家之间互相无可奈何之上。
所以,自己与郑家之间的冲突,不会因为调停而结束,只能打出个结果来。
“侯小六。”高羽看向侯小六。
“在!”侯小六身体一正。
“严密监视郑军动向,在漳州通往延平的商道上布设眼线,一有情况立刻来报另去信唐王和吴之屏,就说高家军谨遵唐王殿下之令,已交还永春退回虎豹关,等待与郑家议和。”
“是!”
“赵廷玉,王大进!”
“在!在!”
“你们带上一千人和十门大炮去苍峡一带布防,多备竹筏和引火之物,若是郑家水师北上,给我狠狠的烧。”
“是!”
“其余人随我镇守虎豹关,随时做好调动的准备。”
“轰轰轰”
接下来好几天,虎豹关炮声整天,郑军调集大炮,对虎豹关发动进攻。
然而虎豹关关城地势太过险固,郑军大炮仰射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反而在炮战中损失了不少大炮。高家军的大炮封锁了关前的谷道,郑军徒耗性命,数天丢下一千多尸体,几无进展。
高家军本就士气高昂,加上占据地利,郑军除非不计死伤的发起亡命冲锋,否则凭借这样的添油战术,基本没有可能破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