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乐到底是上市公司主席,早已经在身兼重担中形成了自己的行事风格;也是在场所有人中最先从刚才的动人心魄的状态恢复过来的人。

“王经理,立即再派几名保安来我这里,暂时将我们的东西收回去!”

“宣少,我这就带人过去!”

宣乐通知下去后,立即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生怕出现意外的事件,很快他的担心变成了多余的,各家珠宝古玩店都有自己的一套保全措施,使得拥挤的人群在无声无息中渐渐地变得有秩序,并且远离中心展区。

炳叔是最后一个仔细欣赏李义找到的宝贝的行家,在他眼里,竹雕是一种很有名堂的微雕,应该是近代一位微雕大师的作品;而这款微雕的作品风格却属于另外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一件看起来好像普普通通的竹雕实际上却蕴藏着极大的收藏价值。

再说那两块无暇美玉,入手温润,乳白色的玉质略显微黄,虽然是千年前的古玉表面依旧泛着微光,此物虽经历悠久岁月磨砺依然难以掩盖其令人心旷神怡风采。

美玉被雕刻成为一对印章,却又暗藏一对锋利的匕首,匕首的握柄部分镂刻着精美的纹饰,并且各自刻着两个战国时期古篆文字,锋刃隐约寒光四射,给人一种有种吹毛利刃的感觉,至于剑身就更加不一般,密密叠叠的鱼鳞状的铸造痕迹,再加上剑脊两侧的铭文,无不显示出古朴雄浑的无匹气势,这些说明这是一对战国青铜匕首。

算得上见闻广博的炳叔从老师口中得知,当年的一场浩劫,以大炼钢铁原本中国流传千年,百年,存世数量最多的可以称作神兵利器的古代刀剑被付之一炬,真是令人心痛万分。

而那些侥幸逃过一劫的传世刀剑,除了被人刻意收藏隐藏起来的,最终那都难逃厄运,以至于现在成了极少被收藏与国家博物馆内的名剑,流入国外的名剑,因缺少实物,人们只能够臆造那些已经荡然无存的名剑风采……

与此同时,孙伯,顾老等老人家对此也有了打算,李义的发现实在是重大,竹雕,美玉价值暂时还无法最终确定下来,而青铜匕首一旦鉴定为真品,那就是国宝级的宝物,绝对不能流入民间市场……

至此,对于这次的离奇稀世奇珍的发现经过,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发现者李义本人了,他实在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够通过这些珍品古玩中获知很多别人无法得知的东西。

没有人留意到许少文什么时候又重新回到了他原来的位置上,作为此次鉴宝展会的组织者之一,他在征求其他同行的意见之后,以临近中午为由,将此次的鉴宝展会暂停下来。

李义,宣乐带着刚擦的发现与炳叔,以及炳叔的合伙人海城地产大王李广德以及众多保安的护卫下一同来到孙伯,顾老等老人家休憩的所在后,看到诸位老人家的表情,两人立即明白到手的东西至少是那对匕首无法留在手里了。

果然,两个人刚刚坐下,顾老待弟子炳叔与合伙人李广德到旁边与其他人叙谈之际,开口道:

“小义,刚才的事老师就不多说什么了!你今天的发现实在是太难得了,自从古玩收藏越来越火,真正的老物件出世越来越少了,收藏热潮之下赝品开始大行其道!”

李义和宣乐都不明白顾老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再次看向顾老,只听顾老慢慢地解释说:

“捡漏这件事情,老师希望只在行内打转就可以了,今天的事情最好到此为止,这次的活动不仅仅涉及到整个海城,其他各大城市都会有方方面面的人前来,这件事情传扬的越广泛,普通市民上当受骗的机会越大!”

宣乐看了一眼李义,这才开口:“顾老,从您的角度这样看自然是对的,但我认为恰好我们更应该借助这次的良机,告诉广大热衷于收藏的普通藏家,理性投资古玩,除了要有相当的眼力,更主要的还是要到正规的古玩店购买!”

李义摸着下巴,想了想,对老师说:“老师,您是古玩协会的会长,为什么不建立一套完整的古玩鉴定体系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